Ingredients : 星斑臭肚魚

tw	食譜	,en	Recipes
検索キーワード

🠴 星斑臭肚魚 🠶

星斑臭肚魚(學名:Siganus guttatus),又稱點籃子魚、臭肚、象魚、金點臭肚仔、密點臭肚、貓尾仔等,屬於臭肚魚科,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,包括台灣、澎湖、金門、馬祖等地。

此魚體型橢圓側扁,背部呈褐色,腹部淡棕色,體側、尾柄及頭部散佈金黃色斑點,幼魚的體側斑點常互相連結成縱長斑。背鰭基部下方具一黃色鞍狀斑,吻部和鰓蓋間有數條藍色不連續縱帶。其背鰭硬棘13枚、軟條10枚;臀鰭硬棘7枚、軟條9枚。體長可達45公分。

性味歸經:性平,味甘,歸脾、胃、腎經。

功效:有補氣益血、健脾和胃、滋陰養顏之效,民間常視為滋補魚品。肉質細嫩、脂肪含量低、蛋白質豐富,含有維生素B群與D、鈣、磷等礦物質,有助於強健骨骼、促進代謝、增強體力。

應用上,斑鰭兔魚為常見食用海魚,肉質鮮甜,可清蒸、煎煮、紅燒、味噌湯等,亦常見於南部漁村菜餚中。由於其魚肝脂豐富且味道甘香,亦可製成魚肝醬或湯品調味。部分地區視其為春季時令魚,捕獲後需妥善處理以避免毒棘刺傷。